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将在5秒钟后带您返回网站首页 !
咨询评议
网站检索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
     条15号
邮编:100190
Email:webeditor@cashq.ac.cn
绿桥系统—天山北坡与准噶尔荒漠生态保育和新产业带建设

时间:2003-05-29来源:     字体大小[]


   一、“绿桥系统”的提出
 
   天山北麓是新欧亚大陆桥的关键地段,是新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和西部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是新疆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及实现西部开发战略目标的保障。

   作为水源地的天山北坡山地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营活动,导致山地森林与草地的严重退化,水土保持功能逐渐下降,涵养水源能力严重衰减,直接威胁农业绿洲与盆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绿洲是新疆农业生产、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由于生产结构单一以及不合理的灌溉方式,造成严重的土壤次生盐渍化,土地生产力下降,已直接影响到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准噶尔盆地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温带荒漠动植物基因库。随着水土与油气资源的开发和人类经营活动的不断扩展,荒漠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严重丧失。

   针对天山北麓生态保育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将天山北麓山盆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提出“抓中间、保两头”的“绿桥系统”构想─建设以绿洲与扇缘带现代化畜牧业为主体的绿洲农牧业新产业带发展模式,实施山地圈和准噶尔荒漠圈的休养生息和生态保育。绿桥系统的实施,必将促进新疆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维护边疆社会安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二、“绿桥系统”结构与建设内容 

   1.天山北坡绿洲产业结构的调整 

   建立粮、经、草、瓜果、林五元种植结构,大力发展人工饲草基地,为发展现代集约化农区畜牧业奠定基础。扩大饲、草料和特色林果业的种植,将天山北麓绿洲带目前粮经、草、林(果)约8:0.4:1.6的用地比例调整到4:3:3或5:3:2。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生产基地,其中畜牧业总产值要占农业总产值的50-60%以上。稳定和优化绿洲生态系统,促进可持续发展。
在农区大力发展优质牧草和饲料玉米,建立高产、优质和高效的人工饲草基地,进行规模化经营与专业化生产。建立棉-草轮作制度,推行棉花与紫花苜蓿等豆科牧草轮间作,减少病虫害,恢复土壤地力,降低农药化肥施用量。结合加工作物秸秆,作为牲畜的重要饲料来源,为畜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饲料。畜牧业产生的大量有机肥,经无公害处理返回农田,形成优化的产业生态链,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在推动番茄、红花、枸杞、胡萝卜等已具一定基础和优势的红色产业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籽瓜、葡萄、西瓜、甜瓜、啤酒花等特色名优产品,形成若干具有地域特色的生产基地,占据更多市场份额,获取规模效益。棉花作为本区优势支柱产业,调整的重点应是种植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优质品种,发展特色精品棉。 

   2.天山北坡山地植被的休养生息 

   天山北坡山地圈高山冰川积雪的夏季消融与山地降水是供给整个山盆系统的水源地。山地森林-草原带具有重要的水源涵养、水文调节与水土保持作用。同时,山地森林-草原带具有较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很高的生物生产力,生物资源极具研究和开发利用价值。针对天山北坡目前山地森林-草原带的生态现状,今后在不继续破坏森林和良好保育经营管理下,估计在本世纪末,现有的经人工更新的已有40-50年的中幼林到120-150龄时,山地森林的水源涵养和调节器功能有望基本恢复。天山北坡的山地草甸、草原和低山荒漠应全面转向减负--降低载畜量和合理、定时、定地、定量、划区轮牧的优化管理。经过10-20年的休养生息,草地的植物种类组成、生产力、土壤的营养状况和水土保持功能可望逐步改善。 

   3.天山北麓绿洲与扇缘带新产业的建立 

   新疆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必须由传统的季节性原始游牧,转变为以人工饲草地为基础的集约化高效舍饲畜牧业,实施绿洲草饲基地的农业化经营—草地农业化。山地草场和荒漠草场的畜牧业应转移到现有绿洲和扇缘带,实行绿洲内外的农、牧结合,建成高产、优质、高效,以人工草地和饲料支持的现代化舍饲畜牧业和育肥畜牧业基地。延伸畜牧业产业链,形成集约化经营的农、牧、工一体的新生态产业带,发展畜产品深加工以及良种繁育基地、饲料加工、兽医、病虫害防治等机构,发展与畜牧业相关配套的服务体系,使畜牧业成为新疆的支柱产业。从而使山地和荒漠植被得以休养生息,整体改善新疆生态环境。 

   天山北麓的扇缘带位于特定的绿洲-荒漠过渡带,面积约为1.08´106 hm2〔1620万亩〕,在节水和引水工程的基础上可利用面积约为4.86´105 hm2〔729万亩〕。从乌鲁木齐到精河的北疆区域现有农业用地1.14´106 hm2〔1710万亩〕,通过对单一结构农业的调整,例如,在绿洲中实行草田轮作制,棉花与紫花苜蓿轮-间作等,可形成4.57´105 hm2〔686万亩〕的畜牧业种草基地。因此,在天山北麓农业绿洲和扇缘带可建立1-1.5´106 hm2〔1500-2250万亩〕人工草地。在扇缘带弃耕地种植芨芨草,每亩产量可达到1-1.2´103kg;在农业绿洲种植青贮玉米,每亩产量可达到0.8-1´104kg;加以农业生态系统输出饲草与农作物秸秆加工饲料等的补充,按照每头羊每年需要0.6-0.7´103kg,绿洲-扇缘带生态产业带可负载约2.5-3´107头羊,即近60%的全疆牲畜或全部的北疆牲畜量,可把现在山地草场与平原草场承载的牲畜数量比例由7:3的不合理数量分布调整为3:7的合理比例。绿洲与扇缘带大量种植多年生豆科牧草,尚可改良土壤与覆盖地表,防风保土,防止次生盐渍化,形成绿洲前沿与内部的生态屏障与风沙过滤带,达到生产与生态“双赢”的目标。 

   4.准噶尔荒漠生物多样性资源的保育 

   准噶尔荒漠含有多种生态系统类型,具有世界温带沙漠中最为丰富的植物物种与基因资源。准噶尔荒漠又是荒漠野生动物的自由王国,是多种珍贵野生有蹄类动物协同进化与栖息的家园,它们适应于荒漠的严酷生态环境,能高效率和协调合理地利用多种荒漠植物。 

   干旱地带的野生植物基因资源在国际上被公认为是21世纪人类对农业、食物、医药、工业原料等需求的最重要来源。准噶尔荒漠是温带干旱地带野生生物的基因宝库。干旱地带在地质历史的长期自然选择和适应过程中,演化形成了许多适应干旱生态环境的生物物种和特殊的基因型,其中具有大量耐旱、耐高温、耐强辐射、抗寒、耐盐碱、高光合效率、具特殊次生代谢化合物(芳香油、生物碱等)的基因。亟待建立准噶尔盆地荒漠植物的种子库和基因库。 

   建立准噶尔荒漠自然保护区。坚决摒弃以牺牲自然为代价,粗放落后的荒漠放牧生产方式,在准噶尔荒漠区全面实行封育禁牧;建立准噶尔荒漠野生有蹄类动物繁育场,逐步发展野生有蹄类食草动物的繁育业,形成荒漠动物自然种群,可适度发展生态旅游与草场狩猎业。因此,建议将准噶尔荒漠整个规划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温带荒漠公园,为国家、世界和子孙后代保育这一大自然的瑰宝,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 

   5.人工速生丰产林建设 

   以天山和阿尔泰山为主的山区森林,是新疆森林的主要分布区。过去50多年来,新疆山区提供了大约4.0´107m3的木材,耗去了全疆森林总蓄积量的四分之一,严重破坏了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及其水源涵养功能。因此,在新疆平原地带营造速生丰产林,可满足新疆对木材的需求,并有利于改善绿洲边缘的生态环境。 

   天山北麓绿洲带林业所占比例偏低,在结构调整中,可发展部分人工速生丰产林。另外,壤质荒漠平原上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及太阳辐射,也有发展人工速生林较大的潜力。通过引种速生、优质木材树种,进行集约化经营管理,经6~7年即可成材,每亩材积可达到12-15m3,可用于生产各种板材。建议在具有充足外来水源供应与节水措施条件下,每年保证1.5-1.8×108m3林业用水,可在准噶尔盆地营造25-30万亩速生丰产林,可年产36-50×104m3木材。在水土资源丰富的伊犁河谷有可能营造200余万亩速生丰产林,形成新疆最大的人工用材林基地,每年轮伐30万亩,年产360×104m3木材,可满足新疆地区的纸浆与木材需求,形成规模化木材产业,实现山区用材林业向平原带的大转移。 

   三、实施“绿桥系统”的建议 

   1.在实施天山北坡与准噶尔荒漠新产业带建设和生态保育过程中,应大力增加高科技应用,如高新技术育种、精细饲养、精密加工、环境保护等; 

   2.在退耕还草和退牧育草过程中,政府部门应制定一套与退耕还林相似的补偿政策,对退耕退牧定居的少数民族牧民提供经济补偿与优惠条件,以保证退耕退牧、还草育草工作的顺利开展; 

   3.为企业投资草业、舍饲畜牧业与精深牧产品加工业、服务业等提供优惠与鼓励政策。 
 
 

( 2003-5-29 ) 
 
 

 
  
 
 

打印】【关闭】【评论

页面没有找到
页面没有找到,将在5秒钟后带您返回网站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