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薰传

|  来源:【字号:

  序 (师昌绪)
  今年是李薰先生诞辰100周年,由李薰先生的女儿李望平和学生冼爱平合作编著的《李薰传》也将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描述了李薰先生自强、自立的奋斗历程,以及对科学研究和科技强国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同时也充分展现了李薰先生的爱国情怀。该书还通过李薰先生在英国学习、工作和回国创业的历史脉络,介绍了不同时代所涉及的人物、事件和相关科学知识,有很好的可读性。同龄人看了感到亲切,后生读后也能了解到我国老一辈科学家的艰苦奋斗精神和爱国情怀,激励其积极向上。
  李薰于1937 年考取公费生留学英国,1940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于1951年获冶金学博士学位。20世纪40年代初期,李薰研究发现钢中氢导致发裂并找出了钢中除氢的规律。1942~1948年,他发表了关于钢中氢研究的一系列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全面地阐述了合金结构钢中裂纹的发生机制,提出了解决的措施和有关扩散除氢温度范围等工艺参数,在理论和实际两方面贡献突出,被公认为该研究领域的创始人。新中国成立伊始,他应郭沫若院长之聘,毅然回国,擘划新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1953年4月10日,周恩来总理亲自签署任命通知书任命李薰为所长。
  李薰先生是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的创建者和首任所长,主持金属研究所工作30年,始终坚持科学研究主要面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主战场,同时重视基础理论研究。金属研究所建立初期,李薰主要抓三方面的研究工作:其一是接受国家任务,为武汉钢铁公司和包头钢铁公司的兴建服务,集中所内选矿研究室全部力量和分析化学室的大部分人员,从事大冶和白云鄂博两铁矿的选矿研究;调集耐火材料研究室的主要研究骨干,配合地质部门的勘察,为苏联援建两公司的耐火材料厂提供技术设计的科学依据。其二是指导耐火材料研究室为鞍钢炼钢平炉强化冶炼过程,对该室所发明的镁铝砖深入研究使用损毁机理,奠定科学基础,并与鞍钢合作,开拓和改进炼铁高炉用高铝砖。这两种耐火材料的研制和应用基础研究,都是金属研究所的创新。其三是研究改进钢质量,强化炼钢过程,提高收得率,减少不合格品。例如,与大连钢厂合作,在国内首先实现电炉氧气炼钢;为鞍钢当时生产钢板、重轨等,从压力加工到热处理,解决了质量问题。50年代末,国内冶金部门和各大企业的科技力量逐渐成长,国际科技发展步入新的阶段。1957年李薰访苏归来,审时度势,考虑到我国喷气式飞机开拓及航天技术发展的需要,认定发展高温合金和高强度材料是主要方向,于是在所内迅速组织力量成立了高温合金、难熔金属、金属陶瓷、表面涂层等研究小组;同时也加强了合金钢的力量;为配合我国核技术的发展,成立了铀合金研究组。不久,这些研究组又被拓展为研究室。自此,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成为金属研究所最主要的研究领域。李薰亲自挂帅,带领金属研究所为我国成功地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发射第一颗重返地面的人造地球卫星,造出第一架超音速喷气式飞机,造成第一艘核潜艇等,研制某些关键材料和部件材料,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
  金属研究所在李薰的领导下,应用基础研究和理论基础研究也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极左”思潮的影响,未出现大幅度的左右摇摆。金属研究所自建所之日起,设有以葛庭燧为室主任的金属物理研究室,从事晶体缺陷与力学性能的研究,金属研究所虽两度调整各研究的研究方向,但该研究室未加改变;60年代初,又成立以郭可信为室主任的合金结构研究室。李薰曾号召全所高级研究人员,一定要开展基础研究,他本人率先攻坚,将难熔金属存在的要害问题(金属氧化)作为他的研究对象。
  李薰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做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1956年,国家编制“十二年科技规划”,李薰是冶金科学技术方面的召集人,并参加综合组工作,规划出我国冶金事业发展的蓝图,由此形成其后一段时期冶金科技领域的指导性文件。60年代初,特别是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后,又多次邀集专家规划全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李薰均负责冶金学科,后出任冶金专业组和冶金新型材料组的副组长,高温测试组和航空材料组组长。20余年里,他制定各方面的发展规划,审查年度计划,亲自起草文件,编写说明,对各个项目提出意见和建议,团结协调各方面的力量,运用自己的才能和智慧,引导着全国冶金科技事业的前进方向。
  李薰始终重视科技人才。在他受聘组建金属研究所之初,即广泛罗致人才,除了邀请留英学者张沛霖、方柄、张作梅、庄育智与他一同归国创业外,在50年代至60年代初,还先后争取到自美国和欧洲国家回国的学者葛庭燧、何怡贞、师昌绪、郭可信、斯重遥、吴鼎铭等来金属研究所工作。李薰主动诚挚地团结他们,充分依赖他们,任其施展才华,使这些海外归国学者各自开拓学术领域,均做出了贡献。
  李薰十分重视人才培养。金属研究所建所初期,分配来的几十位新毕业的大学生多数不是学材料和冶金专业的,缺乏钢铁工业生产的知识。况且,那时还招收了上百名中小学毕业生,他们对研究工作更是一无所知。李薰制定了边建所、边工作、边培养、边学习的方针,组织高级研究人员授课,在教专业课的同时,还教他们如何查阅文献、做实验、写文章,使研究所工作很快走上了正轨;同时,还将他们编成工作组,派赴钢厂,一方面协助工厂解决问题,一方面学习生产实际经验。这样,不仅这些新人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也为所厂之间长期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0世纪60年代初,为了使科学研究人员不断更新知识,提高理论素质,金属研究所经常举办讲座,邀请所外著名专家前来系统讲课。李薰和所有参加学习的人一样,一同听讲,一同考试,并将考试成绩张榜公布,李薰总是名列前茅。此事至今仍被传为佳话。他的身教言教和这种学而不倦、治学严谨的精神,推动了全所优良学风的形成。
  我比李薰先生小5岁,也算是同龄人。我自1955年9月从美国回国后,被分配到金属研究所工作,与李薰先生共事25载。那时,他是所长我是室主任,但我们一直是志向相同、无话不谈的好朋友,那是我们人生最精华的岁月。金属研究所从欧洲和美国科研第一线回国的学者有十余人,他们回国不是为了寻找更好的机遇,而是一心为了报国,谋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在所内形成了一个“学术自由,勇于创新的和谐小社会”。虽然彼此间也有分歧,有时甚至会争吵,但是大家一致服从党的领导,牺牲小我顾大局,以国家的任务为重,这对金属研究所良好学风的形成起到了带动作用。
  1981年5月,李薰先生出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技术科学部主任。他非常清楚地认识到技术科学的重要性及对经济建设的现实意义,为了探索科学院面向经济建设的新路子,在考察攀钢等冶金企业行经昆明时,于1983年3月20日晨不幸溘然长逝,使我们失去了一位优秀的科学家,失去了一位科学界的老前辈,失去了一位长期和我们并肩战斗的老战友和指挥员,这是我国科学事业的一个重大损失。
  为纪念金属研究所创始人李薰,2001年金属研究所科研楼西大楼被正式命名为“李薰楼”,同时设立了“李薰成就奖”和“李薰讲座奖”等“李薰系列奖”,以缅怀先哲,启迪后人。
  愿李薰院士的爱国与治学精神永放光芒!
 
总序(路甬祥) 
序(师昌绪) 
第一篇 成长之路
第一章 动荡的中国 
第二章 家庭环境 
一、李家溯源 
二、祖父与父亲 
三、父亲是第一任老师 
第三章 求学之路 
一、风云变幻的长沙 
二、长郡中学与周铁珊先生 
三、意外的转折 
四、湖大才子 
第四章 结婚成家 
一、席家之女 
二、长沙结婚 
第五章 公费留学 
一、应考公费留学生 
二、金榜题名 
三、漂洋过海 
第二篇 英伦十四年
第六章 英国钢都 
一、谢菲尔德市 
二、谢菲尔德大学 
三、冶金博士的摇篮 
四、安德鲁教授 
第七章 白朗顿奖 
一、第一次面试 
二、获得白朗顿奖 
三、1938年的暑假 
第八章 金属的塑性与加工硬化之谜 
一、金属的冷加工硬化现象 
二、安德鲁教授的猜测 
三、相变的判据 
四、科研要做老祖宗的工作 
五、1939年的巴黎之行 
六、博士毕业 
第九章 一架喷火战斗机坠落引发的基础研究 
一、二战前夕英德之间的军备竞赛 
二、一架战斗机失事引发的基础研究 
三、氢致发裂的证明和孕育期的发现 
四、追踪飘忽不定的氢 
五、影响钢材发裂的多种因素 
六、白色富氢相 
七、氢脆敏感指数 
第十章 海外成名 
一、高度的学术评价 
二、中国留学生的骄傲 
三、摘得冶金科学的皇冠 
第十一章 园林路81号 
一、新来的中国房客 
二、房东郝莱特太太 
第十二章 李薰的实验室 
一、一把交椅 
二、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 
第十三章 同在英国的中国留学生 
一、公费留英助学金 
二、李薰带过的中国学生 
三、同在异乡的中国留学生 
第十四章 “冶金学家要回红色中国” 
一、“我永远是中国人” 
二、道路的选择 
三、新生儿的躁动 
四、告别英国 
第三篇 创建金属研究所
第十五章 越王剑的传说 
第十六章 文津街三号 
一、早期的中国科学院 
二、冶金研究所筹备处 
三、关于所名的思考 
四、第一批大学毕业生 
五、选址沈阳始末 
六、开赴东北 
第十七章 辽东创业 
一、古城沈阳 
二、王鹤寿的“小灶” 
三、西大楼的建设 
四、忙碌的1952
五、初期的混沌 
六、周恩来的任命书 
第十八章 钢材,钢材 
一、共和国急需钢铁 
二、冶铁技术的历史长河 
三、“一五”计划与钢铁工业 
四、炼钢小分队 
第十九章 建所初期李薰始建的几个学科 
一、金属中氢 
二、钢中定氧技术 
三、钢中夹杂物的鉴别 
四、真空冶炼技术 
第二十章 人才,人才 
一、盛名之下,济济有众 
二、青年人才的培养 
三、金属学院 
第二十一章 创办《金属学报》 
一、郭沫若院长的创刊词 
二、两起两落 
三、学人的口碑 
第二十二章 一杯清茶话知己 
一、高景之 
二、张劲夫 
三、刘彬 
第二十三章 荣誉与责任 
一、科学家的最高荣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二、规划国家科技发展蓝图 
第四篇 大国的脊梁
第二十四章 运筹帷幄 
一、中国冶金学科“十二年发展规划” 
二、战略性的转折 
第二十五章 烈火金刚——高温合金 
一、新中国的航空工业 
二、铸造涡轮叶片 
第二十六章 打开核工业的大门——一段尘封的历史 
一、旧中国的核计划 
二、“纸老虎”与“真老虎” 
三、土法提铀就像做豆腐 
四、分离铀235
五、铀冶金 
六、核燃料堆芯   
七、那时我们正年轻 
八、发展钛合金 
第二十七章 耐天火的防护衣 
一、嫦娥奔月的传说 
二、中国返回式人造卫星计划 
三、天火的起因与难熔金属 
四、钼的脆性之谜 
五、耐天火的涂层 
六、钼蒙皮研制始末 
七、头部材料 
第二十八章 科学家为维护空军战斗力做出了贡献 
一、几百架战机停满沈阳的机场  
二、神秘的钢框自行开裂 
三、冷加工与渗氢的二重唱 
四、叶剑英元帅召开的会议 
五、基础研究与技术突破 
第五篇 润物细无声
第二十九章 大师风范 
一、办所思想 
二、严谨治学 
三、优良学风 
四、海纳百川 
第三十章 情感与家庭 
一、沈阳团聚 
二、女儿眼中的父亲 
第三十一章 “文革”岁月 
一、狂飙骤降 
二、逃离沈阳 
三、再入“牛棚” 
四、“检查”过关 
五、重新挂帅 
第三十二章 钢之品格 
一、大炼钢铁与“超声波运动” 
二、“三线”建设 
三、“文革”顶风记 
第六篇 科学的春天
第三十三章 春天来了 
一、春雷阵阵 
二、全国科学大会 
三、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第三十四章 和风吹春 
一、恢复整顿 
二、盘点成果 
三、再绘蓝图 
四、提拔“右派” 
五、推荐学部委员 
第三十五章 国际交流 
一、交流与培训 
二、尼加万来访 
三、借鉴与思考 
第三十六章 重返北京 
一、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二、领衔技术科学部 
三、组织学部委员评议研究所 
四、倡导大力发展技术科学 
第三十七章 播种春天 
一、支持水下机器人学科领域的开拓 
二、建立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 
三、大力选拔中青年人才 
四、面向国民经济建设 
尾声
第三十八章 永远的人间三月天 
参考资料 
附录一 李薰名言录 
一、关于科学研究 
二、关于人才培养 
三、关于政治与科研 
附录二 李薰年表 
附录三 李薰主要科学论著目录 
后记 
 
  李望平,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研究员、科技处处长,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库第一、第二、第三届专家委员会委员。 
  冼爱平,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金属中氢。是李薰的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