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生传

|  来源:【字号:

序(丁仲礼)
  2017年11月22日,是我国杰出的第四纪地质学家刘东生先生一百周年诞辰纪念日。为缅怀刘先生对我国第四纪地质学,尤其是在黄土研究上的创始之功,启迪后辈学人,他生前工作过的单位、他曾经的亲密同事以及他亲自培养的学生,早就开始准备各种纪念活动,这包括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怀柔校区设立刘先生铜像,在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和《第四纪研究》出版纪念专刊,以及召开刘东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等等。我认为,这些活动都非常有意义,它们充分表达了学术共同体成员对一位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奉献了一生的前辈学者的尊崇之情。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当下,这样的尊崇之情正是我们需要的。
  在各种纪念活动中,我特别要推荐的是《刘东生传》的再版。《刘东生传》由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的潘云唐教授写作完成,潘老师本身是地质学专家,对刘先生的研究工作颇为了解。而刘先生从20 世纪80 年代早期开始,一直到他去世之前,基本上每年都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当时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讲授第四纪地质学、古环境学和古气候学等课程,在此期间同潘老师有很多接触,并成为忘年交。在刘先生的晚年,潘老师对他做过几次深入的面对面访谈,刘先生本人也趁工作与治病之隙,对自己的工作生活经历有过详细的回忆,并把自己的回忆录了音,这些都成为潘老师写作的宝贵素材,并在2008 年出版了本书的第一版,当时的书名叫《揭开黄土的奥秘:刘东生》。
  《揭开黄土的奥秘:刘东生》出版后,受到相当范围内的读者的欢迎,但由于出书匆忙,仍有不少遗珠之憾。为此,潘老师扩大了资料收集渠道,并对刘先生的生前好友与学生做了较多采访,得到不少生动而鲜活的新素材,从而完成《刘东生传》第二版的写作,并将于刘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日之前奉献给读者。鉴于我跟随刘先生工作多年,同时又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毕业的学生,潘老师便嘱我写个序言。
  读完再版的《刘东生传》,我个人的感觉是本书值得许多年轻的朋友一读。刘东生先生以及生活经历与他相似的老一辈学人,都有过非常特殊的人生经历。他们都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长大成人,并完成教育,在那个时期,内忧外患的社会环境并不能向他们提供从事科学研究的必要条件,但即便如此,他们从未忘记科技报国的初心,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因此,在社会安定下来之后,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迅速成为本领域学术研究的领军人物,我们今天回过头来,完全可以这样说:新中国的完整的科学体系主要由这一代学人所奠基。我个人认为,曾获得我国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刘东生院士是这一代人在地质学界的杰出代表,当我们体悟刘先生走过的漫长的九十一年的人生历程以及他的丰富而单纯的心路历程时,我们会不由自主地说:共和国应该永远铭记这一代前辈科学家的功绩!
  是为序。
 
第一章 家世与早期成长
一、铁路人之子 爱国小学生 
二、亲历“皇姑屯事件” 深种民族恨 
三、跨进南开门 景仰张伯苓 
四、投入救国热潮 刻苦锻炼身体 
五、“七七事变”起 滞留沦陷区 
六、奔赴后方春城 求学西南联大 
七、一年级暑假欢度 二年级实习丰收 
八、日寇飞贼肆虐 美国空军援华 
九、毕业前后多周折 深谢名医王苏宇 
十、盟国空军招待所 考古学家吴金鼎 
第二章 中央地质调查所:天堂与摇篮
一、归来归来兮!献身地质事业 
二、时刻铭记汲清训 终生难忘北碚情 
三、湖南旅途和事佬 地调所内乐陶陶 
四、三峡工程为先驱 喜见奇人萨凡奇 
五、辛勤整理老标本 潜心钻研古脊椎 
六、旁听中大生物系 爱国运动勇参与 
七、初出茅庐显身手 复活学会立新功 
八、来去匆匆西北行 文中教诲多聆听 
九、向往光明志不移 抗迁护所迎解放 
第三章 赤胆忠心报效人民
一、地调所接受改造 陈列馆宣传汇报 
二、东北大地找矿产 胶东半岛觅恐龙 
三、工作方向大转折 内蒙草原寻宝藏 
第四章 黄土研究的弹指一挥间
一、三门峡狂想曲 
二、两位不同类型的导师 
三、想象中的第四纪科学 
四、找到了第四纪研究的方向 
五、从农民的眼睛看黄土——黄土的分带性 
六、从工人的眼睛看黄土——黄土的湿陷性 
七、筹建地质图书馆 总理关怀暖心田 
八、完成第四纪学科建设的任务 
九、出席第三届全苏第四纪科学讨论会 
十、李四光的亲切教导与关怀 
十一、出席第六届INQUA 会议 
十二、中国黄土研究的五本书 
十三、黄土研究的第一次冲击波——黄土研究不限于水土保持 
十四、黄土研究的第二次冲击波——是下海还是上陆 
十五、黄土研究的第三次冲击波——是青藏高原还是黄土高原 
第五章 京外十一年
一、黄土研究的第四次冲击波——将黄土研究推向微观 
二、黄土研究的第五次冲击波——环境和黄土研究的统一 
三、新中国第一个访美科学家代表团 
四、登山科学考察在继续 
五、澳大利亚贵宾来访 
第六章 世界第四纪科学的巨匠
一、重返北京 筹备盛会 
二、成功的盛会 小平的关怀 
三、兼任科协书记 促进国际合作 
四、从第一个研究室到“五足鼎立” 
五、中澳合作同研讨 第四纪学得双赢 
六、新时期的力作——《黄土与环境》 
七、窗口与喉舌——《中国第四纪研究》 
八、思念海外挚友 培养接班后代 
九、走进INQUA 
十、当选第13 届INQUA 主席 
第七章 探索未有穷期
一、领导科学探险 亲近地球多极 
二、石笋微层揭奥秘 玛珥纹泥谱新章 
三、开拓考古地质学 阐述智圈人类世 
四、追昔抚今展宏图 还知于民论黄土 
五、两次全面总结 四大辉煌成就 
六、泰勒环境成就奖 中国黄土谱新章 
七、国家最高科技奖 地学战线首争光 
八、主编科技专家传 客观公正评学人 
九、生命不息常奋进 黄土情节永记心 
十、九旬再传新捷报 洪堡奖章赠英雄 
十一、光辉耀苍穹 寰宇同怀念 
附录一 刘东生年谱 
附录二 刘东生主要著述目录 
附录三 刘东生主要获奖情况 
参考文献 
后记 
 
  潘云唐  四川省合江县人,男,1939年出生。1957~1963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古生物地层学专业,1978~1981年就读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师资班,获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84年任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研究会干事(现为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顾问委员)。1997年当选为中国古生物学会第七届干事,并获“第三届尹赞勋地层古生物学奖”。1998年被国务院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荣获该年度“政府特殊津贴”。被国土资源部授予“2004年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7年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第五届常务理事兼基础科学与高技术科普委员会副主任,2012年任该协会终身名誉理事兼基础科学与高技术科普委员会荣誉主任委员。
  曾被首都师范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成都理工大学等校聘为兼职教授。担任中国地质图书馆特约研究馆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技人物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中国国土资源报》特约记者、《教育艺术》社长助理、《化石》编委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