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学部“塑料回收升级再造”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在上海召开
2025年4月21日至22日,由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办的第196次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在上海成功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学术与出版工作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及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承办,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与《中国科学》杂志社协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唐勇和朱美芳担任执行主席。
本次论坛以“塑料回收升级再造”为主题,汇聚了化学、材料、生物等领域的顶尖学者与产业界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田禾、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玉忠,以及来自27家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的60余位专家代表参会,共同探讨塑料升级转化与再造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发展趋势及解决方案。
王玉忠院士主持论坛开幕式,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胡金波、学部工作局局长王笃金在开幕式上致辞对论坛组织和成效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唐勇院士详细介绍了论坛背景并希望与会者以质疑求真的态度推动深度对话。王玉忠院士、朱美芳院士、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王献红研究员分别作大会报告,北京大学焦宁教授、青岛惠城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张新功、天津大学李悦生教授、浙江大学李伯耿教授、南京工业大学董维亮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吕小兵教授、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陶友华研究员、中国科技大学陈昶乐教授、浙江大学张兴宏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洪缪研究员、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建军、浙江大学李志波教授、清华大学陈国强教授、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庞烜研究员等与会专家学者们先后带来精彩的专题报告。
大会报告和专题报告后,论坛设圆桌讨论,与会专家围绕“塑料污染治理的科学和技术建议、政策建议”展开深度对话与研讨,部分青年学者以快闪报告的形式建言献策。大家各抒己见、碰撞学术思想,特别就焦点学术问题进行了激烈讨论。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塑料的可持续发展,亟待推动学科交叉与源头设计,促进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材料化学、材料加工等的融合,进行源头可循环设计,开发功能化应用;并需要走产学研协同与区域差异化路径,验证技术经济性,分类治理区域塑料垃圾,探索新商业模式实现利益共享;同时,亦要强化政策引导与标准制定,包括明确再生材料使用比例,建立分类认证标准,将塑料回收纳入碳交易体系等。以上共识聚焦政策、技术、学科、产业四大维度,强调通过跨领域创新与务实路径,推动塑料产业从“线性消耗”向“循环再生”转型。
王玉忠院士主持开幕式
唐勇院士介绍论坛背景
朱美芳院士作报告
田禾院士发言
论坛现场
圆桌讨论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