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与科技创新”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在山西大同召开

日期:2021-10-15

|  来源:【字号:

  20211012日,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第123期“文物保护与科技创新”论坛在山西大同召开。本期论坛由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学术与出版工作委员会、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碳中和研究所等承办,《中国科学》杂志社等协办,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副主任成会明院士担任论坛执行主席。出席会议的有杨卫院士、杨玉良院士、高福院士、袁道先院士、张统一院士、朱荻院士、宣益民院士、何雅玲院士、朱美芳院士以及长期工作在文物保护领域的院士专家共80余名,大家围绕文物保护科技创新这一主题深入交流、分享经验、探求新路,为我国文物保护领域的发展助力。 

  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杨卫院士在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了致辞。杨卫院士指出,文物保护具有相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它既提供了相对的参照系,又提供了亘古不变的物证,从物质到精神,彰显了我们民族在历史上曾经有过的文明。文物保护科技涵盖文物材料工艺认知、病害机理研究、保护监测养护等各个方面,需要多方协同、多学科交叉,属于科学研究的国际前沿领域。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文物保护的支撑引领作用是全球性的潮流,既是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科技向社会文化各领域延伸的必然。杨卫院士同时提出,技术科学部材料组的院士们可以深究文物保护物质基础,理解各种文物材料中蕴含的信息,工程组的院士们可以深究以宏观和工程的形式所呈现的文物所代表的人类改造自然的伟业,阐明文物蜕变的破坏机理。技术科学部的院士们和他们的研究团队将是文物保护的重要深耕团队。 

杨卫主任致辞 

  论坛报告中,院士专家们从各自专业背景出发,助力使用科技手段解决文物保护领域的重要瓶颈问题。杨玉良院士的主题论述报告就中国杨玉良院士的主题论述报告就中国传统纸质文物保护相关的科学与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包括纤维在水中的悬浮液的稳定性、纤维素降解动力学、预期纸寿的测量、超薄修复用纸的开发等。高福院士在主题论述报告中对微生物组在文物保护中所能起到的保护和破坏两方面作用做了阐述,并介绍了历史上人类对微生物的认识过程及微生物的作用机理。袁道先院士的报告系统总结了石质文物周围水分的运移规律,并探究了不同形式的水对石质文物风化产生的影响。于起峰院士团队围绕应县木塔高精度检测和长期监测难题,提出基于非接触式图像测量系统的变形监测方案。同时,诸多国内文物保护专家也就各自领域的最新成果与思考做了精彩分享。上海大学罗宏杰教授以古陶瓷等文物材料为例介绍了对古代科技发展与演变规律的发掘,并展示了其团队在文物病害机理、保护材料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演讲专家还有云冈研究院杭侃教授、敦煌研究院苏伯民研究员、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唐飞研究员、中国国家博物馆马立治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魏龙研究员。 

报告会现场 

  随后,院士专家们在圆桌研讨会上深入交流了文物保护领域的发展。探讨了文物保护中科技创新的瓶颈问题及解决对策,包括加强文物保护基础研究、多学科交叉和高新科技的融入、文物保护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国家平台建立等方面,为文物保护领域的发展提出了不少精彩见解和宝贵建议。 

圆桌研讨

  最后,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杨卫院士做了大会总结报告,针对文物保护的多学科合作、科研项目规划,以及学科、人才队伍和国家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助力文物保护领域开创新局面。杨卫院士指出,文物保护与科技创新涉及到介质、层次、学科、时间和载体五个跨越。科技和文物保护相结合、多学科交叉,将有一个非常大的视野。化学、材料、工程、信息等领域与文物保护都有非常好的联系,技术科学部很多院士都可以参与到文物保护研究中,进一步揭示文物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保护、保存好文物。 

  作为本论坛的延续,“文物保护交叉与融合”国际研讨会于1014日在大同召开。研讨会邀请了海内外20余名来自高校和文博单位的文物保护专家参加。 

  此次论坛硕果累累,在文物保护领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必将成为文物保护科技创新全面提升的一个重要契机和方向标,大力推动我国文物的科学认知和保护工作,实现发展新突破,开创发展新局面。 

附件: